《波洛维茨舞曲》(Polovtsian Dances)是俄罗斯作曲家**亚历山大·鲍罗丁(Alexander Borodin)创作的歌剧《伊戈尔王》(Prince Igor)**中最著名、也最常被独立演奏的选段。这部歌剧是鲍罗丁耗费了近20年时间创作但直至其去世仍未完成的作品,最终由尼古拉·里姆斯基-科萨科夫和亚历山大·格拉祖诺夫共同整理完成。歌剧于1890年首演。
歌剧《伊戈尔王》取材于俄罗斯史诗《伊戈尔远征记》,讲述了12世纪诺夫哥罗德-谢维尔斯基的伊戈尔王在与波洛维茨人(Polovtsy,一支中亚游牧民族)的战争中被俘,以及他后来逃脱并回到家园的故事。《波洛维茨舞曲》出现在歌剧的第二幕,是歌剧中最具异国情调和视觉冲击力的部分。在波洛维茨汗康恰克(Konchak)的营地,为了款待被俘的伊戈尔王,康恰克汗下令他的部落成员表演歌舞,以展示波洛维茨人的风情和力量。这些舞曲由合唱团(通常是波洛维茨少女和战士)和管弦乐队共同完成。